大家心有戚戚焉。
你是砍柴的,人家是放羊的。
人家来个葛优躺,就有羊奶喝。
你跟人家躺一块,奶没得喝,自家的柴还耽误了。
人家定个小目标,先挤1亿桶奶。
咱们定个大目标——先得找到自家的羊,在哪里?
【二】
放羊这事,咱熟啊。
以前,老家有大片大片的草场,有牧民,有洁白的羊群。
还有些远道而来的,盲流务工人员。
盲流务工人员,人长得猴儿一样瘦,小眼珠滴溜溜转,饿到身材佝偻——连柴都没得砍,就在人家的羊群边上,转来转去。
转熟了,就跟人家打招呼:东家,镇里电影院,有大片放哦,烈焰红唇,火辣刺激,要不要去看?
滚!放羊人不为所动,人家是放电影的,咱是放羊的。咱去电影院呆一天,人家赚到了,咱的羊谁管?
我来管呀。盲流务工人员积极自荐:你的羊我来替你放,管饭就行。
就这样一来二去,盲流务工人员,终于成了别人家的羊倌,挥动鞭子驱赶着牛羊,唱着西北民歌:山蛋蛋那个开花,红艳艳。哥哥我替人家放羊,木有钱……就这样过上段时间,一般是半年左右。东家多发点薪水,外来羊倌就有点余钱了。
然后羊倌就跟东家商量:东家,这钱我就不拿了,你看我拿你只羊羔,怎么样?
羊羔?东家不明所以:你要只羊羔干什么?
喜欢呀。羊倌抹着眼泪,这只羊羔是我接生的,跟我亲生的儿子一样。
你拿羊羔当儿子?看看自己那绵延到天边的羊群,东家心说:不就一只羊羔吗?他喜欢就给他呗。省点钱添置家业,也蛮好。
羊倌就有了他的第一只羊羔。
【三】
一只羊也是赶,一群羊也是放,羊倌的羊羔跟着东家的羊混杂在一起,和偕融洽,其乐融融。
过段时间,羊倌再从东家那里买只羊羔,间或从别人那里,买只羊羔来。
羊倌的羊,数量越来越多。
羊多了,不好的事儿就出来了。
——同样都是羊,有亲生的,有替人家代养的。你说这羊倌,他更偏向哪群羊呢?
【四】
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的东家,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。
日子好象越过越紧巴。
去看看自家的羊吧。
到了牧场,见羊倌赶着两群羊,一群数量多而且肥胖,另一群数量少而且干瘦。东家问:哪群是我家的?
羊倌笑指瘦羊群:当然是这群。
怎么会……东家哭了:你怎么把我的羊群,弄得剩这么几只了?
羊倌:唉我说东家你可别乱讲话,你的羊,大了杀掉吃肉,小的卖给了我,当然是数量越来越少。
不对,我这个……东家绝望了:就这么几只羊,那我以后咋个生存涅?
唉,谁让咱心肠这么善良呢?羊倌感叹道:我的羊群数量太多,自己也照顾不过来,要不你干脆替我放羊好了。
我替你……唉,为了吃饭,就这样吧。
东家接过羊倌手中的鞭子,从此成了羊倌的羊倌。
——这个不是编的段子,是我亲见所发生过的事情。
【五】
中国人家脉传承中断,正处于重建之中。
体面人,都是洗脚上田。
每个放羊人,都是从砍柴起步。
如前所述羊倌故事,在商业市场上,更为常见。
以前我们曾讲过一个小姑娘,在深圳一家企业做事,不显山不露水,极低调不张扬,只是当管理层在一起胡侃时,她就坐在一边,替大家端茶倒水。
经理人也是摸黑瞎干,急于建立自己的人脉,聊天没早没晚,往往又离题万里不着边际,跟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贴边。
相比于拿高薪的管理层,小姑娘是个地地道道的砍柴人,却陪着这群放羊人闲聊,明显脑子有问题。
就这么过了大半年,小姑娘向老板辞职,说是回老家结婚。
临走之前,她向老板提出个动议,由她来负责,在老家开个店铺,专营公司产品。如何经营,如何打开市场,如何装修门店,一二三四五说得浅显明白——这些门道,就是她听管理层胡侃时,偷学到手的。
老板大喜,企业扩张是个大难题,这里来了个懂行的,马上投资,委托以当地市场——这个小姑娘,手舞砍柴刀,意在小羊羔,偷师玩逆袭,就是有一招。
——事业做得较为成功的,多走稳重路线。如小姑娘这样的,在所多有。
当然也有其它类型的砍柴人,诸如野狼型、以及鹊占鸠巢型。
【六】
昨天还有个超好玩的微信刷屏,标题是《给你讲个笑话,我是创业公司CEO》。
是以创业公司老板的口吻吐槽,槽点多多。诸如老板根本不敢多拿工资,钱都铺在员工环境上了,不这样就招不到人。都是那种让当事人不开心,但别人听到超开心的细节。
然后讲了个故事。
公司草创,唯艰唯难,但CTO亮节高风,耐心管理团队,从来不给老板添乱。但就在项目快要有眉目时,善良的CTO突然率整个团队离职出走,另组公司,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仁不让之势,推出了与你公司一模一样的业务流程一模一样的项目产品,并在你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之前,已经大张旗鼓,招募运营合伙人了。
然后呢?人家就融到了资,彻底看傻了你。
这是就好比,牧羊人正欣慰的看着自家的羊群,忽然间有只强壮的公羊站起来,曰:兄弟们,咱们别在这儿吃草了,跟哥走,哥带你们喝酒吃肉。就听众羊齐声鼓噪:走起,大家同去……倾刻间羊散草地空,只留下牧羊人呆怔茫然的表情。
这个故事,不是太厚道。
但人家微信已经写了,无论咱们喜欢与否,这事确曾发生过,而且还会继续发生。
有分教,放羊本无种,砍柴当自强,朝为牧场羊,暮登放羊堂——没人规定你这辈子必须砍柴,也没人规定你这辈子只能做只食草挨刀的羊。
放羊或砍柴,只是我们给自己的人生限制。
我们的人生选择,有着更多可能。
【七】
世无定事。
你是砍柴的,但也未必就没自己的羊。
你是放羊的,但也未必就不需要砍柴。
——砍柴,说的是你短期投入与收益,投入少,产出快,但收益不会太高,因为行业门槛有点低。这是少年人初入职场的常态,是大多数人的起点。
——放羊,说的是你长期性的资源投入,特点是周期长,产出没规律,收益高风险也大。
短线砍柴,可以用打工来形容。
相对来说,打工不需要承担经营风险,老板赚疯也好,亏死也罢,都跟咱没关系。咱就是干活拿钱,少谈情怀,多谈加薪,这样才皆大欢喜。
长线放羊,说的是你事业的人际影响力,又或是干脆咬牙自建经营平台。此二者各有利弊。前者是投入漫长且惨淡,又面临着收益的瓶颈。后者至少需要三年时间,与市场角力,形成自然品牌。这是企业最难熬的时期,心理及资源准备充足,挺过来了,你说啥都是金玉格言。没挺过来的,市场上又多了几个失败范例。
【八】
对于有些朋友来说,砍柴是个温暖的心理舒适区。
心理舒适区,就是在你的努力与意愿之内的领域,这个领域无疑是面临着强大危机的。
但危机又怎么样?
舒服呀!
舒袒是人生的至高享受,给多少钱也不换。
所以,在砍柴与放羊的多重选择中,有些人本能的逃避向自己的心理舒适区,把多重选择简化为孤绝死路,躲进舒区成一统,管他冬夏与春秋。
在这种敏感时期,一个已久忘怀的规律,突然间凸显出其效用:
—— 选择,比努力更重要!
【九】
所有人,终究是要选择放羊的。
放羊,意味着资源的累积与开发。
它并不比砍柴更困难,难的只是迈出从零到1第一步。
【十】
拿破仑同志曰,不想吃肉的的砍柴人,不是个好羊倌。
这世上,多数不过是普通人,如王健林那般径直把小目标定在1亿元的,确会吓呆众多吃瓜群众。
成就了王健林的,除了智慧魄力,还有机遇。
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王健林。
但,资源经营的心态一定要有。你的人生阅历、经验、知识与积累的社会影响,都将为你带来全新的商业机会。这个是搂草打兔子,捎带脚的事儿,重要的是不可以有抵触之心,不可自我设限,不可以认为咱就这样了,人家吃肉咱吃草,人家发财咱受穷——一旦被这种颓废式思维攫住,就会跌入人生深水区,如溺水者一样,努力拼争终难逃灭顶之灾。
首先,一定要明白,每个放羊者,仍有柴要砍。每个砍柴者,都有自己的羊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线能力,可以直接用体力或智力换钱。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长线资源,你的人品,你的志向,你做事的靠谱程度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你每做一件事,纵然无心,也会在别人心里掀起波澜或刻下记录。如果心智尚不成熟,不靠谱不着调,那就需要耐心等待,等到你学会运用长线资源,人生的前景,就拉开了帷幕。
其次,放弃没用的社交。没用的社交,不取决于对方,而是取决于你这个人是否有用。你有用,就会三人行必有瓜吃,总是能够在不起眼的人身上,学到最有价值的东西。你没用,跟马云谈泡妞,跟王健林交流大保健,这就是大好资源枉然空掷。当然我们身边没有马云,也没有王健林。可马云身边也没马云,王健林身边也没王健林,只是因为他们信奉积极进取的人生,所以他们才成为自己。
再次,做你自己。有些朋友自我意识太过于薄弱。造成了脆弱的内心,经不起风浪,受不了波折,只能躲进人堆藏起自己。这还算是人生浅水区。更进一步的是人格萎缩,思维封闭,把所有的价值观念全都曲解贬缩,无视已身的人生资源,认为自己是砍柴的。拿放弃无用的社交为借口,固步自封自我设限。这种情况就意味着自我的迷失,认识自己需要勇敢,这只是思维一闪念的事儿。做到了,你就成为自己。不想做,但迟早逃不过。
最后要说的是,稳住短线,缓布长线。人类的思维是直线的,但世事却是非线性的。付出与回报之间,往往并不是那么直接。这就需要我们自己,依据人生目标制定格局。对自己人生目标有益的事儿,该做就做,给钱做不给钱也做。涉及到自我权益,忍一时都太多。举目未来人生,付出再多仍嫌不足。唯有高远的视野,宏大的格局,才能够让我们气定神闲,行稳路,布闲棋,心娴静,意悠然,于行将不远的未来,收获自我的人生。 |
请发表评论